又春书阁 - 艺术 - 贾樟柯的世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6-15 09:48:59

贾樟柯的世界 2024 免费下载 epub txt word kindle pdf

贾樟柯的世界精美图片

贾樟柯的世界书籍详细信息


寄语:

*部详尽介绍和解读贾樟柯及其作品的著作 世界著名影评人 《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倾心撰写 珍贵访谈╳主要作品评论╳合作者采访╳演说全文


内容简介:

1998年,贾樟柯凭借处女作《小武》崭露头角。他的电影以其现代性著称,风格源自对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关系的再创造、对新技术的创造性运用,以及对个人和十四亿人口的集体之间关系的创造性阐释。

贾樟柯的电影敏锐地见证了影响中国和全世界的巨大变迁。《站台》《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及《山河故人》等影片勾勒出一条高度协调又不断更新的美学路线,耐心十足地在中国文化中构建中心位置,以独特的角度讲述二十一世纪的新故事。

本书由著名的《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执笔,是详尽介绍和解读贾樟柯作品的重要著作。内容涵盖多篇*手访谈,涉及童年、工作、拍摄及合作者采访。另有主要作品的分析与*,并收录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的演讲全文。


书籍目录:

序 1

超越前代 7

[访谈]

贾樟柯说…………..23

关于《山河故人》…………..120

参照与影响…………..129

[电影]

     初具雏形的贾樟柯-《有一天,在北京》/1994—《小山回家》/ 1995…………..141

     小偷的对角线-《小武》/1998…………..144

     青春的火车几点开?-《站台》/2000…………..149

     痛中曲-《公共场所》/ 2001—《任逍遥》/ 2002…………..155

     网状电影-《世界》/ 2004…………..160

     美的方程式-《三峡好人》/ 2006…………..166

     树的艺术-《东》/ 2006…………..172

     有体量的电影-《无用》/ 2007…………..178

     泼在石头上的牛奶-《二十四城记》/ 2008…………..184

     他们曾写下诗篇-《河上的爱情》/ 2008…………..190

     记忆与城市-《海上传奇》/ 2010…………..194

     一点中国-《天注定》/ 2013…………..200

     贾公如何移山-《山河故人》/ 2015…………..205

[文字]

     我的边城,我的国…………..213

     广场种满树会是多少棵?…………..220

[合作者访谈]

     赵涛…………..227

     余力为…………..236

     张阳…………..248

     林旭东…………..256

     乌兰巴托…………..263

电影目录…………..277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1953–),出生于法国巴黎,为世界著名影评人、电影史研究专家。付东曾担任《世界报》电影版主编和《电影手册》主编,目前为Slate.fr网站撰稿人。此外,还任教于巴黎政治学院和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出版多部关于电影的著作,如《民族映像》《伍迪•艾伦谈话录》《论侯孝贤》《中国电影》《电影与纳粹浩劫》《罗伯特•布列松》《杨德昌的电影世界》《法国现代电影史:从新潮到今天》《阿萨亚斯谈阿萨亚斯》和《电影做什么?》。

 

译者简介

孔潜,巴黎索邦大学文学博士,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法语系。已出版学术专著《司汤达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法文版),及《舞台音乐》《爱的宝藏》《加缪书店》等十余部译著,获2019年傅雷翻译出版奖新人奖。


出版社信息:

类型:公司

成立时间:1986年11月

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6年11月18日在中国广西桂林市成立,作为全国首批转企试点的高校出版社,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以下简称出版社集团),成为广西首家出版集团和中国首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集团。出版社集团先后于2014年和2016年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领先建成具有成熟的完整产业链的跨国出版集团,全面开启国际化战略发展,成为中国出版社走出去的代表性企业。现拥有分别位于桂林、北京、上海、深圳、南宁等地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克罗地亚等30多家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出版发行、电子音像出版、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文化产品设计、印制、销售和文化服务,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旅游、艺术品、地产等,形成了跨地域、跨领域发展的格局。


书籍摘录:

摘自:《访谈》

 

当时,你还不知道终要通过电影来讲述这些故事,但电影已经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是的,一直是这样。我小时候,汾阳有四家电影院,现在就剩一家了,但是一座大型影城,甚至有巨幕影厅和卡拉OK,与我了解的电影院大相径庭。当年的电影院在1990 年代逐渐关闭, 人们更喜欢看电视,放映的电影失去了吸引力。一座电影院改成了超市,另一座成了家居市场,第三座成了仓库……那座大型影城是全新的,2011 年兴建。我童年时,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会去电影院,这是县城吸引人的地方。我清楚地记得看的部电影《平原游击队》1,黑白片,讲的是二战期间游击队长抗日的故事。我对幕印象特别深:军官骑着一匹白马,手持双枪, 闯过已经被日本人占领的村庄,他一边骑马一边朝敌人开枪,惊险刺激!我在座位上一边跳一边喊,父亲叫我安静点,别打扰别人。这就是我对电影的初记忆。1970年代末,人们只能看这类电影,战争英雄的事迹,游击队的故事,革命电影。还有改编成电影、当时仍在放映的“文革”“样板戏”,《红灯记》和《白毛女》。国家经济刚刚开放,还能看到“文革”前引进的外国电影。就这样,我看了《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十一点钟》1,南斯拉夫的许多电影例如《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后的桥》2。还有印度电影,特别是宝莱坞的音乐喜剧片。有一部影片我们特别喜欢,就是《流浪者》3。讲的是一个小偷的故事,他是法官的私生子,不得不在大街上讨生活,沦为小偷。我们还喜欢这部影片的插曲,也叫《流浪者》。在《站台》里,尹瑞娟去看电影,她父亲把她叫出来,看的就是这部电影。

 

 

接着,你又看了一些不同的电影。

1949年之前的电影渐渐公开放映,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乌鸦与麻雀》,让我们看到旧上海的样子。从1980 年代中期开始,影院公映的电影片目真正丰富起来,每三四天就出新电影。其中有我们称为“伤痕文学”的电影,有对“文革”反思的表达。记得母亲陪我看过一部《枫》,当时年纪太小,实在看不懂,但在我眼中,这部根据郑义2 的短篇小说改编的影片是一部准确表现“文革”的暴力,包括不同派系间冲突的电影。郑义是北京人,把故事设置在了北京,但他曾被下放到山西农村再教育,在那里待了很长时间,因此我们把他看作山西作家。

 

 

你是否也开始接触到当时从外面引进的娱乐电影?

要等到1984—1985 年,才看到批香港娱乐电影。让我们为之疯狂的是《少林寺》,李连杰的部电影3。看了之后,我和伙伴们都想学功夫,成为武术大师!我机缘巧合练了一点,因为“奶妈”的二儿子有一身好功夫,他曾在汾阳一位太极名家那里学过武艺。但大部分娱乐电影,都不是进电影院看的。1984—1985 年,我还在上初中,录像厅开始遍地开花。里面有一些桌子,放着电视机和录像机,人们在那儿看录像带,尤其是从香港和台湾地区有组织地运进来的。我就是在那儿,发现了迷人的武侠世界。看了大量武侠片,各种功夫片,还有黑帮电影,特别是胡金铨、张彻、吴宇森和徐克的影片。还有许鞍华1早期电影。有时,一堆武侠片里还混着一部色情片。这让我们激动得要命!全场一片寂静,被画面吸引。但我们从来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能看色情片。一天,录像厅老板说:“今天,我有好东西给你们看”,我们全都以为他有了一部新的色情片,实际上,他给我们放了一部计划生育动画宣传片!大伙都很失望。《站台》里有一幕,王宏伟和双胞胎姐妹看性教育动画片,正是来自这次经历。

 

作为观众,你印象深的是什么?

对我震动的电影一定是1980年代末看的吴天明的《老井》2。这部影片与众不同。我在银幕上重温了熟悉的贫困。张艺谋主演,演得好极了。但激发我当导演的并不是这部电影。我离开汾阳到太原学画,有机会看了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年的片子,我晚了快十年才看。从那以后,我决定干这一行。这件事, 我说过很多次……

 

 

去电影院不光能看电影,还是一项集体活动……

当然,而且很多电影院还是恋爱场所,这跟录像厅不一样, 在录像厅只能看屏幕。在电影放映厅里,大人们很谨慎,他们装作不认识的样子进来,等电影开始,才彼此靠近,牵起手来。不过, 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小心谨慎。电影放映厅的确是很多爱情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和别人较量的方式。记得看完刘家良的《少林三十六房》1,我们在街上找同龄人打群架。有时候,两帮男孩子在影片里找个冲突的借口,甚至在电影院打起来。就好像打架有某种性的成分。打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不打不相识。有时,打完成了仇人,有时,反倒亲近了,成了朋友。

 

定居北京改变了你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完全不一样了。幸运的是,有王宏伟。我们是高三时候认识的,在电影学院又遇上了,从1993年开始一起上课。上的是电影理论课。第二年,我们成立了“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核心成员是王宏伟、顾峥和我,偶尔还有其他系的学生。一开始,像闹着玩的游戏。在电影学院,我们有十多个朋友,都喜欢当代电影。每人都有自己的办法弄到片子。成立这个小组主要是为了交换录像带。比如,1993年还是1994年,有人找到了简·坎皮恩的《钢琴课》,其他人没看过,传着看。几天后,又有人找到安东尼奥尼的《奇遇》,我们一起看。过了一阵子,有人认识了一个台湾学生,他有帕索里尼的片子,我们就看了帕索里尼。就像一个电影爱好者小组。

 

也正是和这些朋友一起,你拍了批短片。是什么原因推动你这么做的?

当时,除了在北京电影学院定期观看外国影片1,我们每周还放映两部的国产电影。学校和北京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有协议,经常把刚拍完的电影借给学校,放映给学生看。这些电影还没有公映,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我们有特权。问题是这些影片没有反映我们的生活。主要有两类影片。一类是娱乐电影, 大部分是动作片,称为“功夫片”,警察和武术在一个传奇世界的混合体。我并不反感,大家都知道是虚构的故事,有些还挺有趣。另一类标榜现实主义,表现的却是过滤的或变形的现实。比如,每年都看到这类影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到山村支教,那里闭塞、贫困、落后,但村民非常热情。大学生被朴实的民风所感染,决定留下来当乡村小学教师……同样的故事,只是地点不同, 广州,山西,河南……这些看似描述真实生活的影片,恰恰没有真实性。它们不表现贫困,也不描写人们必须面对的困难。看似谈论现实的电影,其实是个骗局。看着这类电影,我心想,一定要拍我自己的电影。

 

为什么让非专业演员王宏伟主出演《小山回家》?

的确,当时他正在写关于塔科夫斯基的论文。但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他,因为他动作敏捷,形体语言生动。一边说话一边做很多手势。有时候我们聊天,他突然蹲下,或摆摆胳膊,晃晃身子。他的身体和嘴说的一样多。我觉得他比表演系的学生更有意思。他们经过若干年学习,常常像雕塑一样。把他们放在汾阳街头或北京的集市,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演员。我的电影很写实,只用实景,手持摄影机,方言对白,所以选择王宏伟要好得多。王宏伟的表演符合所有这些要素。不过当时,所有人都觉得选他做演员是个糟透了的决定。

 

 

你和王宏伟也接受过演员训练。

没有,我们学的是电影理论,不过也有表演课,我们把表演课的老师气疯了。他讨厌我们的表演。应该说我们的表现差极了。有一次,老师忍无可忍,说:“贾樟柯、王宏伟、顾峥,你们三个躺在地上,演死尸。”我们三个就躺地上,一动不动。老师就说: “你们一动不动,那你们的表演在哪里?”啊,我们还没有彻底死吗?于是,我们开始动。老师又说:“你们动得太假了,根本就不对……”那一场对我们的表演自信心打击非常大。但是,后来王宏伟从《小武》开始一直到现在,他用他的表演证明了自己。他是个出色的演员,但需要与电影风格相契合。我还觉得,我们之所以能走出来,是因为当时我们已经到了一定年纪,我们进电影学院相对晚一些,比身边的其他学生多了一些人生阅历。

 

怎么会写《小武》这个剧本的?

是因为汾阳县城的拆迁让我既愤怒又伤心。春节我回去,得知所有老街都要被拆除。我出生和长大的小县城的主要街道都要被摧毁,这真叫人愤慨。我心想,或许几年以后,所有承载我童年记忆的地方都要从地图上划去了。此外,还有一方面,其实是同一现象的另一面。我从北京回来,发觉所有朋友都在私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耳边听到的全是他们跟父母、朋友、妻子或女朋友吵架、分手的事。我非常震惊。以前当然也有矛盾,但没有到这个地步。每个人的事我都很清楚,我发现经济状况改变是冲突的根源。钱成了人与人关系的调节器。还有一个方面:卡拉OK厅和里面的姑娘难以置信地多起来。汾阳有个地方叫“汾州市场”,从前那里到处是两层楼的铺面,卖当地特产,烧酒、枣子、小米,还有家里用的物件。1997年我回去,几乎所有店铺都改成了卡拉OK厅,有女孩子在里面上班,陪客人唱歌,有时也跟客人出去。这成了许多年轻女孩的工作,就像电影里的女主角梅梅。歌厅的名字常常充满异国风情:梦巴黎、维也纳、纽约……这些名字透露着对远方的渴望。歌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许多男人爱上了歌厅小姐。那一年,我回老家,有人告诉我好多跟她们有关的故事,讲家庭如何受影响,等等。正是因为所有这些因素,我一回到北京就开始写《小武》。

 

当时想好电影的主线了吗?

是的,我很快就预见到电影围绕一个人物展开,一切都和此人相关。这和画肖像的方式类似。我脑海中一直有一个男孩的形象,和我年龄相仿,在汾阳街头。是我所有朋友的一种写照。这个念头次在我脑海中出现时,它包含了这些要素:他经历的变故,同父母、所爱的女子和朋友的关系。还有他的外表:写剧本的时候,我一直在考虑他的外形气质,我想到他穿着西装,就像1990年代初人们穿的那样,也就是说不合身。一身过于肥大的西服,一只袖子上的商标很显眼。还穿着母亲织的套头羊毛衫,在汾阳街上闲逛。

 

拍摄进行得怎么样?

三月份我回汾阳取景,拆迁工程已经开始,我想要的地方找不到了。只好另想办法,换布景。对白也是一样,因为拍摄过程属于即兴创作。我总是不停地变换对白……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我对每个演员都很熟悉。除了王宏伟,其他人都是汾阳的朋友,或者家里人。当时,我们还是大学生,拍《小武》的时候还没毕业。技术团队由电影学院的学生充当,从批短片开始,和几个要好的同班同学一起组建的。制片条件非常困难。没有资金支持,只能靠自己的资源,所以有朋友在身边很重要。我们没钱租机器。摄影师和录音师各自从电影学院相应的系借来了器材。我们没有任何制片预算,显然也没有人员工资。为了让我拍电影,团队里的人甚至自己掏腰包。在这样的环境下,出于对电影共同的爱才可能做成事。这份爱将我们团结起来,打造出精诚合作的团队。从拍批短片开始,我就知道我构想的这份职业就是这样。后来,尽管制片条件改善,团队扩大,我一直不改初心。

 

不管怎样,你还是找到了需要的拍摄场地。

适应了。我很满意梅梅上班的卡拉OK 厅。我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处很喜欢的地方:很小,隐蔽,看上去是密闭的,没有自然光,但有一扇小小的门,门后有个院子,还有一间厨房、一个堆煤的储藏室和一个住人的房间。前面就是卡拉OK 厅,很特别的地方,和日常生活只隔了一扇门。布景非常真实。而外面的马路刚好用来拍小武和梅梅散步那场戏。我特意选了一个比王宏伟个子高的女演员,这一落差表明他永远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加强这个印象,她穿了高跟鞋。拍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十几厘米的身高差正好是马路和人行道的高低差,于是就有了她挖苦他的话: “我今天不应该穿高跟鞋啊。”小武生气,走上人行道,和她差不多高了。女孩发觉他的心理变化,建议他再爬高一些,到旁边一座天桥上去。王宏伟登上台阶,在上头走,女孩则继续在下边走。

空间的运用能表现小武的自尊和敏感:以登台阶向梅梅表明,他需要得到肯定。我试图在同一个取景框里拍摄,但画面不好看。于是,镜头一开始朝下拍梅梅,然后跟着爬台阶的王宏伟往上,直到高处。当他重新入框,我们看到背景里的“夜上海歌厅”。

 

对白是即兴的吗?

有写好的对白,但拍的时候总是不停地换。随时都在修改,以便符合真实情形,这一点一直如此。但大多数时候,故事的发展都按剧本来。总的来说,剧本是准备好的,而对白包含着推动故事发展的信息。拍摄前,我会和演员聊聊,告诉他们必须保留叙事中指示性的点,但可以自由选择传达这些信息的方式和字眼。在这方面,王宏伟和赵涛很像:他们的表演每次都不同,每次都会说不同的词,做不同的动作。不变的是他们的位置,排演的时候就定下来了。

 

从这部电影开始,你经常用的长镜头成了你电影中频繁的艺术选择。这个坚定的选择有什么目的吗?

我一直很吃惊,有人认为拍长镜头是因为更容易。恰恰相反,长镜头需要很多技术手段和准备。我喜欢长镜头,因为它首先是生活经验。我们的回忆、印象都是片断式的。当这些片断再次浮现,就好像已经剪辑过一样。电影的原理是相同的。首先,我们组织起片断式的生活,但是当我们面对一个特定的时刻,遭遇特殊的人或情形,长镜头能营造出真实感,因为电影在银幕上制造出另一个时间维度,而它能够抹掉生活的某些方面,甚至时光的流逝, 或者相反,加强这些方面。比如,有人打出一拳,时间不超过一秒。而在电影里,我能使它持续十秒。可以从多个角度拍摄这个动作,剪辑成十个不同的镜头。但我更喜欢真实感,接近真实的相对完整的时刻。长镜头的运用在中国有历史了。1970 年代末开始,当电影开始现代化,我们经历了电影在美学上的重大转变。很多导演开始重视长镜头。之前的电影虽然是革命年代的产物, 却很好莱坞式,是好莱坞和苏联模式的混合体。但1970 年代以后,中国电影更现代了,很多导演开始运用长镜头,因为它体现了平等。把很多以进攻姿态、快速串联的信息全速堆积起来,这样的导演方式粗暴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处于被动地位的观众。相反,长镜头代表了一座平台的建立,与公众平等对话。在长镜头中,你可以自行决定看的内容,感受真实的时间,不被打断或歪曲。长镜头的意义在于公正、平等。

 

 

虽然没有按剧本拍摄,但《小武》的剧本是完整撰写的,对吗?

不是,当时我不知道怎么结束故事。我草草收尾,写小武被警察带走,穿过一条热闹的马路,消失在人群中,像很多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结尾。我知道这个悬而未决的结局不能令人满意,只是临时的。从筹备到拍摄初期,我一直在想怎样结束。拍摄时围观者的反应让我有了主意。如今,几乎没人会停下来看别人在做什么,但在1997年的汾阳,摄影机还没拿出来,就已经被一群人围住。因为大部分拍摄都在室外,每次都被围观。我想:警察把小偷带走的时候,为什么不让人看呢?镜头可以从小武的视点转到周围人的视点。这里挪用了记忆中的一件事:我的一个朋友以前是警察,但因为擅自将嫌疑人铐在街边去处理私事,被解雇了。从这件事,我想到了把小武铐在电线杆上。我们拍后这场戏的时候,并不知道会出什么效果。当时就剩下一卷胶片,一个场景可以拍三遍,不用管发生什么,只管看行人的反应。三遍拍完,胶片耗尽。电影真正结束了。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影片作了贡献。当然,他们说的不只是电影里听到的:“看,有人给铐在路边”,有人说:“他们在拍电影”,还有:“山西电视台在拍电视剧。”这给我们的录音剪辑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

 

从1998年2月柏林的论坛开始,《小武》应邀参加国际电影节。拍的时候你想到过吗?

执导《小武》的时候,我很清楚这个片子不能在中国上映。外国电影节是的出路。有赖于第五代导演及他们所引发的对中国电影的关注,我知道机会是有的。但我从未想到部影片就能有这么大的反响,我会有这么多的旅行。收到柏林方面邀请后,我们搭乘飞机,前往汉堡,从那里坐公共汽车到鹿特丹做字幕,然后乘火车去布鲁塞尔,接着坐小汽车到巴黎,再乘飞机抵达柏林。对于从未出过远门、又很想旅行的我来说,真是心满意足。

 

这是你次到西方旅行,甚至次出国吗?

我上大学的时候,次出国,但去的是马来西亚,受中国文化充分浸染的国家。所以没有那么大的差异感。在飞往德国的飞机上,所有乘客都在睡觉,除了我。我很激动,很高兴,也很焦虑,尤其因为不会说英语。我很好奇,想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究竟什么样。但是,比外国更让我激动的是,我将要看到“电影的世界”。大学里,有些老师,尤其谢飞,利用出国的机会带外国电影回来给我们看。我就是这样发现了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和蔡明亮……我要出发前往“他们国家”了。

 

《站台》剧本的核心是远方和去别处看看的欲望。

起初,我的动机是缅怀1980 年代和我的青春岁月:怀念我们经历的开放,怀念改革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变化,怀念1980 年代末期。同样怀念那个时代的音乐和青少年勃发的欲望。所有这些情感促使我要拍一部关于艺术团体的影片,用他们巡回流动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对那个时代的印象和记忆。一边是对童年世界的依恋,一边是出发去别处看看的欲望,这个移动的小剧团在两者之间增添了活力和张力。少年时的我很想离开家。汾阳太闭塞了,旅行的机会极少。中学时候,我跟着霹雳舞团去了黄河另一边的榆林。那是我当年去过远的地方,可世界那么大!乌兰巴托会是什么样?我次真正的旅行是在中学快毕业的时候。父亲决定让我到太原学美术。太原离汾阳不过一百多公里,但它是山西省首府。太原有火车、机场、美术馆,而汾阳什么都没有。去太原,让我十分憧憬。一到那儿,我就意识到汾阳还少一样—外语书店。在太原的外语书店,有一个大橱,摆满了外国进口的艺术类书籍。我就是在那儿看到了梵高、塞尚、雷诺阿和米勒等的复制品,还有各种各样的书。甚至有一本关于毕加索。可以说,在美学层面上,开阔了我的眼界!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有还不错的途径接触西方古典文学,但外国绘画几乎看不到,除了数量极少的画册。不知为什么,这家书店的经营者居然允许读者翻阅如此珍贵的书籍,他一定是位出色的教育家,使得像我一样的许多人发现了艺术。谈起这些事,扯远了,但《站台》的剧本也从这些经历中,从发现的欲望和各种经历中汲取了养分……

 

这部电影的拍摄条件和《小武》完全不同。

完全不同。团队壮大了,好几个人负责画面、录音、布景等,我都不知道怎么管理。更何况这次拍摄很复杂,需要到很多不同的地方去。得有一个管理能手才能调配一切。我们从汾阳到平遥,再回到汾阳,去找另一个地方。每次都是十多个人一起。出了很多错。但我们并不是乱来,我们弄清了什么是预算,花了多少钱, 必须删掉一场戏,因为没钱了。我们变专业了……

 

正是《站台》形成了你的亲密团队,你一直与这群合作者一起工作:《小武》中已经出现的总摄影师余力为、录音师张阳、演员王宏伟,再加上剪辑兼顾问林旭东、演员赵涛和韩三明。

的确,这时候建立起了真正的一起工作的方式。从此以后, 我一有灵感,想要开始一项新计划,就会告诉林旭东、余力为和张阳。在吃晚饭或喝茶的时候告诉他们我的想法,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行当做出反应,帮我推进。每当构思到新阶段,他们总是先知道的。因此,我开始写剧本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是哪部电影。剧本不过是让拍摄过程更明晰,和演员沟通起来更精确。另外,对我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取景。我习惯先一个人出发, 像游客一样旅行,到我预感可以当背景的地方去。一旦初步选定, 我会设法尽快同余力为、张阳和布景师一起回到那里。因此,我们的交流大部分在取景的过程中进行。有时,我们会在特别喜欢的一处外景聊很久。讨论电影的情节,我甚至会和他们谈谈我的想法和场面调度。余力为会补充一些他作为摄影指导的观点。我们也会谈声音设计。例如,为了拍《站台》,我们去了平遥、汾阳, 一起思考怎么还原1970 年代末的空间特征。悲痛的心情,艰难的物质条件,萧条的环境。到正式开机的时候,我们就很少交谈, 我主要和演员聊。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这让我省了很多力气,可以集中精力和演员沟通,排演。

 

《站台》的演员当中,有一位出现在你接下来的电影中。这位配角扮演的也是一个边缘角色,演员和角色叫同一个名字——韩三明。

相似的地方还不止这个。三明扮演主人公的表弟,而他真的是我表弟。我们差不多同龄,姨妈家住在一个小山村。小时候我常去他家,一块儿玩。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和他的个人经历很接近:一毕业就到当地不同的矿上干活,先是铁矿,后是煤矿。我上高中的时候,和他失去了联系,他已经辍学了。后来,我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和妈妈、姐姐一起去看二姨。三明有点害羞,话很少,见我就是笑,一直对我笑。总是躲在一边,他也很高兴我们来。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在煤矿上干活。我知道煤矿的工作非常危险,但是没办法,也算是个收入比较好的工作,他家需要这笔钱。写《站台》剧本的时候,我决定让巡回演出在汾阳之后的站停在煤矿。是母亲出的主意,打电话给三明,让他本色出演。拍摄过程中,有件难忘的事。王宏伟扮演的崔明亮到村里看望姨妈,次遇见三明,三明对他说,在煤矿找到了活干。拍的时候,我想找个小道具暗示三明的矿工身份,可是没找到。我问三明有没有安全帽,我想象的是铝制的安全帽,前面还有灯,跟电影或电视上看到的矿工形象一样。他找来了工作时戴的帽子,一顶柳枝编的帽子,没有灯,看起来一点也不结实。戴着这个怎么能确保安全?

 

拍《站台》的时候,对于工作方式上的所有这些变化,你的感受如何?

很不安。但这是正常的。拍电影就在于积累经验,同时抛弃这些经验。这应当成为导演工作的一部分。哪些是永恒不变的经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导演的工作?哪些经验应当抛弃,以便找到新的?应当一边积累,一边抛弃,保持某种虚空。应当直面未知,才会有拍摄的欲望。当我们完全掌控形势,了解和懂得所做的一切,激情便会消退。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贾樟柯的世界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贾樟柯的世界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贾樟柯的世界在线购买

PDF下载地址:贾樟柯的世界PDF下载


原文赏析:

我拍《公共场所》用的就是一台索尼数码摄影机。在这台摄影机前,人们不会惊慌,因为它很小。他们把我当成了正在测绘地形的土地丈量员。在公共汽车上,他们看到摄影机,以为我在玩什么东西。小小的摄影机一下子和这些人建立了一种亲密关系,他们对它没有敌意和排斥。它可以在他们中间冒险。但我坚信,只要导演认同接近人,他就可以在他们当中生活,不拒绝他们,无论他使用哪种摄影机,哪怕是庞大的潘纳维申(Panavision),都可以把事情干成。一切取决于导演的态度,取决于他贴近人的能力,尤其是陌生人。当然,还蕴藏着大量的虚构故事。当我在火车、公共汽车或船上看到来来往往的旅客,我就想象他们的行程。例如,我看到一个背包的男人,心想也许他病了,要去看医生,或者刚从监狱里放出来,正要回家。但也可能他的家庭很需要钱,他去找工作。也许在一个地方没找着,要去别的地方碰碰运气。恰恰因为我不知道他是谁,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事,才能构想出一系列不同的剧本。有些剧本用到了接下来的虚构电影中。


您觉得他的导演水平怎么样?

林:他的美学来自当今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喜欢把普通人变成电影的主人公。他和中国的现实密切相关。我觉得,我们越是与他保持一定距离,他的重要性就越明显。在当今所有中国导演中,贾樟柯极其敏锐地观察社会,从未停止。有时,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某个现象的重要性,甚至我们还在经历这个现象,他却已经把它纳入电影中。另外,他成功地用纯电影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结构化。别的导演有时候会对一件事敏感,然后又转向另一件事,这些感受有相互抵消的倾向。而贾樟柯能把它们升华为真正的电影结构。在我看来,他是目前我所知道的中国导演中唯一一个。正是这一点吸引了我,也是因为这个我才与他合作。和他一起工作,我也能重新看到自己对现实的多层次理解。


他把镜头对准看不见的中国,后者正在成为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几百个小城市努力尝试走出计划经济,尝试野蛮的城市化、新的极端腐败,以及现代休闲方式、新媒体和众多日常变化。


都是有节制的现实主义和对个体日常生活的关注。


在《二十四城记》中军工厂空荡荡的厂房里,当然还有在《三峡好人》中面对唐宋元明各朝代无数山水画使之不朽的门,材质和优雅的外形所决定的壮的景色、虚空的重要性和人类在无垠宇宙中极其渺小的地位,都隐没于绘画记忆,同时也是对世界的看法之中。同时,《站台》开头一群农民站在一起等戏开场,《公共场所》里拥挤的公共交通的乘客一个接一个出现在镜头里,就像一些特殊的人,《东》里参加葬礼的老人令人震惊的面庞,把西方绘画源头的圣像画的核心一肖像、脸庞,提升至非凡的高度。为了“融合”,尤其是动态地、生动地将两种相互对立的维度结合起来,坦然接受不稳定的结果,导演需要具备超乎寻常的敏感。这种敏感在《小武》的最后一组镜头中表现得很典型,从某些方面看,也很有规划,最后这组镜头紧张而富有戏剧性,同时又轻描淡写地记录了匆匆岁月中一个虚构人物的命运、集体的目光和城市的在场。


电影更重要的是反映现实,尝试理解人的处境。永远不要让人物去干超越他能力或世界观的事。不要试图成为彻底理解世界的万能创造者。这个姿态太狂妄,毕竟谁都不是超人。我们可以,甚至有必要,在电影中表现自身的担忧、个性和当下的见解,但并不意味着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宣称什么都懂。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详尽介绍重要电影作品,百余幅剧照,全面解读贾樟柯电影美学。

 

贾樟柯的电影观众和读者或许已经从电影《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以及著作《贾想I》《贾想II》对贾导有广泛的了解,但国内从未有过关于其电影的影评专著。

本书作者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是国际知名影评人,2003至2009年担任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主编,和中国电影有长时间的渊源,曾发表关于侯孝贤的影评,并著有《杨德昌的电影世界》等。

多年来他持续关注华人新锐导演,以具有影响力的影评和推介将华人导演及其作品放入国际影坛的视野。付东在本书中以专业角度详细分析贾樟柯自1995年拍摄的故事片《小山回家》到2015年的《山河故人》等十多部故事片与纪录片,并有百余幅剧照与工作照,让新老观众对其电影美学有更全面的理解。

 

★收录多篇珍贵访谈,《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长期采访、撰写。

 

付东自2009年开始与圣保罗电影节创始人莱昂·卡科夫计划拍摄一部贾樟柯的记录以及专著:“(贾樟柯)从他国家的伟大艺术汲取灵感并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他是*胆的现代电影创作者、*技术和美学的贡献者,同样,他是当今世界的*变迁——中国十四亿人口经历的巨变的*见证者。”

2013年,付东与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及拍摄组来到贾樟柯的家乡一路采访,多方面谈及他的童年时期、成长经历、创作发端、拍摄历程、电影理念。并采访其合作者演员赵涛、摄影师余力为等。

全书首版在巴西出版、后又在法国出版,中文版为首次呈现,影迷与读者将能从多元的角度观看贾樟柯的创作“世界”。


媒体评论

在中国和世界电影史上,贾樟柯占据了既重要又难以定义的位置,因为这位1970 年代出生的导演的创作还远未结束。从1995 年的《小山回家》到2015 年的《山河故人》,他拍摄了十一部长片和同样多的短片,向我们展示了多样的灵感、技巧和风格,但我们仍然有理由期待,未来几十年他丰富的创作还将继续,并且焕然一新。即使只考虑已完成的作品,他的重要性也应该在多种不同的参照背景下受到重视:中国和21 世纪初中国电影的现状、当代电影在全球范围的演变、中国电影或者说华语电影的悠久历史,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电影。

——让-米歇尔•付东


书籍介绍

第一部详尽介绍和解读贾樟柯及其作品的著作

世界著名影评人 《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倾心撰写

珍贵访谈╳主要作品评论╳合作者采访╳演说全文

1998年,贾樟柯凭借处女作《小武》崭露头角。他的电影以其现代性著称,风格源自对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关系的再创造、对新技术的创 造性运用,以及对个人和十四亿人口的集体之间关系的创造性阐释。

贾樟柯的电影敏锐地见证了影响中国和全世界的巨大变迁。《站台》《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及《山河故人》等影片勾勒出一条高度协调又不断更新的美学路线,耐心十足地在中国文化中构建中心位置,以独特的角度讲述二十一世纪的新故事。

本书由著名的《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执笔,是首部详尽介绍和解读贾樟柯作品的重要著作。内容涵盖多篇第一手访谈,涉及童年、工作、拍摄及合作者采访。另有主要作品的分析与评论,并收录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的演讲全文。

★详尽介绍重要电影作品,百余幅剧照,全面解读贾樟柯电影美学

贾樟柯的电影观众和读者或许已经从电影《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以及著作《贾想I》《贾想II》对贾导有广泛的了解,但国内从未有过关于其电影的影评专著。本书作者让-米歇尔•付东(Jean-Michel Frodon)是国际知名影评人,2003至2009年担任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主编,和中国电影有长时间的渊源,曾发表关于侯孝贤的影评,并著有《杨德昌的电影世界》等。多年来他持续关注华人新锐导演,以具有影响力的影评和推介将华人导演及其作品放入国际影坛的视野。付东在本书中以专业角度详细分析贾樟柯自1995年拍摄的首部故事片《小山回家》到2015年的《山河故人》等十多部故事片与纪录片,并有百余幅剧照与工作照,让新老观众对其电影美学有更全面的理解。

★收录多篇珍贵访谈,《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长期采访、撰写

付东自2009年开始与圣保罗电影节创始人莱昂•卡科夫计划拍摄一部贾樟柯的记录以及专著:“(贾樟柯)从他国家的伟大艺术汲取灵感并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他是最大胆的现代电影创作者、最新技术和美学的贡献者,同样,他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变迁——中国十四亿人口经历的巨变的最佳见证者。”2013年,付东与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及拍摄组来到贾樟柯的家乡一路采访,多方面谈及他的童年时期、成长经历、创作发端、拍摄历程、电影理念。并采访其合作者演员赵涛、摄影师余力为等。全书首版在巴西出版、后又在法国出版,中文版为首次呈现,影迷与读者将能从多元的角度观看贾樟柯的创作“世界”。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 作者: yino 发布时间:2020-04-29 20:55:50

    毒鸡汤,但文字意外的不错

  • 作者: 地中海的鱼 发布时间:2013-01-22 14:47:00

    还是挺实用的,只是全书里都是“单数,复数,傻傻分不清楚”,英国人的意大利语有这么差么=。=对语法还没搞清的亲们可千万别看这本书~!

  • 作者: 闭关中 发布时间:2020-06-04 22:02:21

    思安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能用文字还原出一个细节丰富感官立体情绪饱满的全息情境,让人由字里行间直坠现场,九出好戏,大幕缓缓拉起……

  • 作者: 临渊 发布时间:2021-10-16 19:40:48

    2021-29

    只是讲了长征途中几次关键的战役或战斗,并非全貌似的描写,书名有点误导了。具体细节挺丰富的,就是感觉硬邦邦的,没有感情。即便如此,还是能感受到党领导的红军,那种绝无仅有的大无畏精神,这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最宝贵的财富。

  • 作者: 42 发布时间:2023-06-16 13:34:32

    很喜欢,果然教材有教材的优势。既然是教材就不要在里面找热血了,细节、规则、经验、战略,自己什么水准就看到什么东西;不是什么写给聪明人的书,就是不厌其烦、事无巨细,不造神不浮夸不省略。最近的团课教练在传授反击、迎击的技术,结合这本书的相关内容,才知道之前练习的躲来闪去是为了什么,太有趣了!实体的训练之外,非常有价值甚至必不可少补充材料和参考书。


深度书评:

  • 为什么是贾樟柯

    作者:唐朝 发布时间:2021-04-02 20:58:31

    周六晚上加班结束后,做了自由职业的前同事约我吃宵夜。我们去了一家有居酒屋感觉的麻辣串店。吧台呈U字形,长方形的汤锅沿着吧台摆放一圈,锅里煮着麻辣串,热气腾腾,给午夜的春寒增添了温暖。从晚上十点钟吃到凌晨三点,我们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酒上了头,不认识的人也会聊上几句。这时候,你会发现,即使在郊外,北京也不缺少深夜游荡的电影、媒体、艺术及互联网民工,借着酒精的力量,吹水、感伤。

    三十年前,北京几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导演开始筹划他们的处女作。他们拍摄热爱摇滚的文艺青年、漂泊流浪的青年艺术家、压抑愤懑的年轻人。这些作为那个年代,中国时代情绪的最佳记录,在国际电影界引起关注。

    几年之后,一个乡下长大的小子到了北京,后来者居上,以拍摄历史洪流中更加平平无奇的小人物,闻名于世。这个小子就是贾樟柯。他拍的小人物是被烙上了中国社会发展印迹的农民工、暴发户。

    我和前同事聊天的话题转到了娄烨身上,因为他的新片[兰心大剧院]再次引发内地影迷讨论。他和贾樟柯都是第六代导演里的佼佼者,保持着个人影像风格和叙事主旨的统一性。然而,相比之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贾樟柯似乎都比娄烨更受追捧。

    为什么是贾樟柯?这是我们心底突然蹦出来的一个疑问。不是娄烨,不是王小帅,而是比他们晚几年出道的贾樟柯,一举成为此后二十多年,华语电影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抛出这个疑问后,我们稍作讨论,就在心底有了一个基本答案。这个答案既可以在他的主题和风格统一的电影中解读出来,也可以在《贾樟柯的世界》《贾想》等包含贾樟柯的自述、采访,及影评人评论其电影的书中找到印证。

    如果贾樟柯是2021年在北京拍摄处女作,那么深夜喝得满脸通红、在夜色中流连忘返、离家多年却大事未成的年轻人,一定会成为他电影的主角。他们是这个年代的尘埃。从短片[小山回家]开始,贾樟柯就自觉地将目光投射到他所处的阶层,有意识地运用纪录镜头,讲述城市发展过程中,尘埃的命运。国内外的影评人因此选择贾樟柯作为当代中国的最佳纪录者。他电影的主角虽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同,但身上永远带着其所处时代的印记。

    在家乡汾阳和九十年代的北京,贾樟柯切身观察到的,不是比他大几岁且家境较好的张元、王小帅、娄烨等人接触的摇滚圈、文艺圈。他所深入了解的以农民工为代 表的群体,听的是流行乐、看的是港台电影,而非摇滚乐和当代艺术。他的表弟韩三明很小就当了煤矿工人,后来成为他的电影里经典的生命符号。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贾樟柯始终在观察这些人的成长和落寞,同时试图跨入新时代新空间里的“韩三明”的世界。《电影手册》前主编米歇尔·付东决定写《贾樟柯的世界》这本书,正是因为他觉得贾樟柯“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变迁——中国十四亿人口经历的巨变的最佳见证者”。他和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于2009年底开始计划围绕贾樟柯,写本书,拍部纪录片(后来完成了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

    很多导演不善言辞,不愿对自己的电影进行阐释,但贾樟柯不同,他有作家一样敏锐的文字表达能力,将自己几十年的创作串联成一条清晰的观察脉络。《贾樟柯的世界》里超过一半的文字是贾樟柯的采访和演讲。他如此陈述1997年拍摄处女长片[小武]的动机——“我没有任何理论追求,没有任何明确计划。我想拍人和街道,我喜欢这些地方和这些人,想记录下他们正在经历的改变”。

    贾樟柯对时代变迁的观察始终处于现在进行时——“对这个紧急变化的时代作出快速的回应。我可不想十年后哀叹时过境迁,也不想去缅怀五十年前就消失了的世界。”他从北京回到故乡汾阳,再走向全国各地(三峡、上海、成都、广州、东莞等),记录被历史和当下雕刻的普通人,覆盖了中国社会半个世纪的生存图景。观众从他的电影中,看到了最朴素、最原始的生命力,在时代浪潮里,前进,淹没。

    到这里,我们可以直接回答“为什么是贾樟柯”这个问题了。第五代导演对历史、传统和民俗的反思,终结于九十年代后期,一头扎进商业体系;第六代导演的创作大多停留于文艺情绪的输出,鲜有个人成熟且统一的美学风格。贾樟柯、娄烨是例外,但娄烨的电影更加国际化、现代化,只有贾樟柯在持续输出解读变化中的中国的文本。这是他一直能够引起国际关注的原因之一。他与时代同步,始终在观察它,表达它。

  • 前《电影手册》主编眼里的贾樟柯

    作者:灰狼 发布时间:2021-02-17 11:26:57

    近日出版的《贾樟柯的世界》的作者、前《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作为专注于华语电影研究的大牌影评人,他的偏好能决定着一个电影人、一部电影在法国的待遇。而蒙付东亲笔撰写一本传记,就是一个电影人的至高荣誉了。

    这等荣誉,曾经降落在侯孝贤和杨德昌身上。付东在1999年和2010年分别出版的《侯孝贤》(台版2000)和《杨德昌的电影世界》(台版/内地版2012)到今天为止仍然是研究二人作品的权威读物。反过来,侯杨作为华语电影历史“第一人”的绝对候选者,也担得起这份推崇。

    侯孝賢

    8.1

    Folivier Assayas 等 龍傑娣 主編 / 2000 /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

    7.8

    [法]让-米歇尔•付东 / 2012 / 商务印书馆

    和侯杨齐名的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蔡明亮、李安都未能获得付东乃至法国影评界如此的待遇,则是出于多重原因:张艺谋、陈凯歌二人中途转道商业主流,未能继续自己的艺术旅途;王家卫、蔡明亮虽然风格鲜明,但更多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视觉/装置艺术家获得承认;李安则风格不明显,还是好莱坞的一份子。

    但法国影评界一直需要一位“纯正的”中国电影文化代言人,此人需要具备某些标准:一定的理论视野、美学上的连贯性、文化上的现实性、思维上的当代性、批判上的自由性,并且能够远离体制、商业及好莱坞体系,能够作为法国艺术电影的盟友持续下去。

    所以贾樟柯后来居上,占据了这一位置,确实也并非偶然。在法国评论界的认知脉络里,侯孝贤和杨德昌是上个世纪华语电影的代言人,而贾樟柯和王兵则是新世纪华语电影的代言人。

    付东早在2009年圣保罗电影节期间就萌生了撰写《贾樟柯的世界》的想法,他和电影节主席莱昂·卡科夫以及巴西头号导演沃尔特·塞勒斯一拍即合,整体项目由莱昂·卡科夫牵线,付东负责撰写一本关于贾樟柯的书,而塞勒斯则要负责拍一部关于贾樟柯的电影。

    虽然莱昂在2010年去世,但两项计划并未停止。2013年,付东和沃尔特·塞勒斯的剧组一起开赴山西汾阳,跟贾樟柯一起走街串巷重返多个现场,进行了大量的访谈和素材拍摄。也正是基于这些材料,付东的《贾樟柯的世界》以及塞勒斯的《汾阳小子贾樟柯》在2014年先后诞生。

    汾阳小子贾樟柯

    (2014)

    8.6

    2014 / 巴西 法国 / 纪录片 传记 / 沃尔特·塞勒斯 / 贾樟柯

    2015年,贾樟柯以《山河故人》入围戛纳影展,付东为贾樟柯进行了一场新的访谈并撰写了本片影评,这成为本书2016年法文版的增补部分。至此《贾樟柯的世界》就呈现为我们今天在中译本能看到的全貌了,它的系统评述始于1995年的《小山回家》,终于2015年《山河故人》,是贾樟柯电影创作20年来的评论汇总。

    《贾樟柯的世界》包含付东的两篇综论(一篇是序,一篇为“超越前代”)、贾樟柯的三篇访谈、十三篇影片分析、两篇贾樟柯的散文,以及贾樟柯五位合作者(赵涛、余力为、张扬、林旭东、塞勒斯)的访谈。

    其中,贾樟柯及其合作者的访谈部分占据本书超过一半的篇幅,而这些访谈内容基本跟《汾阳小子贾樟柯》那部影片的内容完全重合(只是部分细节保留的更完整)。考虑到付东就是那部纪录片的采访者和主创之一,这种情况也应该在读者们的预料之中。

    而书中收录的“参照与影响”、“我的边城,我的国”、“广场种满树会是多少棵?”也都是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文章,前一篇是2013年11月贾樟柯在北电图书馆的座谈,后两篇则是收录在《贾想II》中的原文。

    贾想II

    8.5

    贾樟柯 万佳欢 编 / 2018 / 台海出版社

    这么一来,《贾樟柯的世界》最有价值的新内容就是付东的那篇综述“超越前代”以及他分析贾樟柯作品的十三篇文章了。正如我们在《侯孝贤》《杨德昌的电影世界》里看到的那样,付东的文笔仍然老辣,能在若无其事的论述中切到重点,他的直觉过人,这是一种秉承自巴赞、侯麦、塞尔日·达内等人的带有《手册》传统的典型直觉。

    正是这种直觉,让付东提笔就归纳出了贾樟柯本人的轮廓,并定义了他在电影史上的位置:

    (1)贾樟柯的电影富于“当代性”,他是当代电影艺术最前沿的导演。

    (2)贾樟柯的风格来自于他对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关系的再创造。

    (3)贾樟柯是最新技术和美学的贡献者,对新技术进行了创造性使用。

    (4)贾樟柯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变迁——中国十四亿人口经历的巨变的最佳见证者,他的电影就是对自己和十四亿人口集体之间关系的创造性解释。

    以上四点足以被视为对贾樟柯及其电影最精准的概括,但付东的观点显然是基于一种历史性阐述来证明贾樟柯是如何以其“当代性”的精神,紧扣住中国历史发展的脉搏,并且超越第五代这波前辈的。在付东看来,贾樟柯的电影避开了前辈们对中国的二元对立呈现,而是将镜头对准了“看不见的中国”,那个被认为不值一提的、被忽视、被湮没的中国。

    这是一条启蒙之旅,让细微的社会纹理和底层的人物肖像回归到大银幕,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新目光的诞生。贾樟柯和欧洲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电影之间的联系自然清晰可见,但贾樟柯最大的贡献,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与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相协调的拍摄手法——欧洲影评人自然能敏锐地接收到这种信号,而第三世界的影评人和创作者也同样能感同身受,毕竟中国发生的一切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也同步发生过,贾樟柯的目光和拍摄手法都让他们心驰神往。

    在《汾阳小子贾樟柯》巴西首映之后,贾樟柯立刻成为巴西影坛的热门人物,成为很多青年导演的模仿对象。除此之外,贾樟柯的影响力也对罗马尼亚的克里斯蒂安·蒙吉乌、缅甸的赵德胤等人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也说明,如果还存在一场全球性游击革命的话,贾樟柯就好比是切·格瓦拉那样的领军人物。

    放到中国国内来说,贾樟柯也是第六代导演以及当年地下电影运动的“第一人”,是向国外推广华语片的电影大使,是创办西河星汇、盘活平遥电影节的实业家,是培植华语电影新力量的重要推手,是身兼两所电影学院院长的教育家。这些头衔都证明了付东的结论:贾樟柯不仅是出色的导演,也是优秀的棋手。

    这也就是说,贾樟柯特别擅长寻找某种位置的平衡感,按照付东的说法,就是懂得远和近的辩证。他的电影聚焦家乡和远方的关系,而他本人也面临着地上/地下的持久战,他是人大代表又是禁片导演,吃着社会主义红利又不说社会主义好话,能拍精心制作的长片也能拍烂的掉渣的广告/短片(为了骗钱)。这种平衡感证明贾樟柯是格外务实的人,他比中国导演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懂得应该如何游走在国内政策的灰色地带,行动自如又不改初衷。

    就像《三峡好人》最后一幕走钢丝的人那样,贾樟柯在做这样的行走,但他绝对不忽视装备的作用。就这一点来说,他和第六代的一批愣头青导演能够区别开来,这一方面体现在他高超的平衡术和自我保护技术,也体现在他对当代新技术的认知。在付东看来,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已经预示了数码美学,从而让后者在《公共场所》《世界》《三峡好人》中大显身手。贾樟柯对技术的理解是将技术日常化(视作完全日常的东西),继而超现实化(就像飞碟和飞起的建筑物),这种用法创造了诗意而又滑稽的效果,但在整体情境中又显得极为准确。

    按付东所言,贾樟柯之所以能“超越前代”,就是因为他能把对当下的敏感、对新技术的追求,与第二代、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典型特征结合起来,并从台湾大师胡金铨、侯孝贤、杨德昌那里吸取养分,创造出一种完全当代的中国电影。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基本可以表示同意;但付东将贾樟柯的独特美学视为将中国传统绘画(空旷的构图和壮阔的景色)和西方绘画(肖像、脸庞)的两种影响不同寻常地融合在一起,就有点过度解读了。毕竟,这一方面很难被视为两种绘画的渊源和张力,另一方面这样做的也不只是贾樟柯一人,像刁亦男等人也完全符合这种特征。

    类似的观点证明国外影评人对中国电影的理解永远存在一种“偏斜性”,但这种偏斜性也经常会提供新颖的视点。比如说,付东认为贾樟柯电影的多样性是通过三张面孔和三个身体呈现的,也就是王宏伟(现代性固定且变化的外形)、韩三平(沉默的社会现实)、赵涛(虚构和表达的概念)。这种解释不循常规且具备脑洞和发散性,是法国影评写作的一大特色。

    总体而论,贾樟柯的电影是一种实践美学,具有一种亲近性和平权目光,能够重新发现/定义空间以及全球化流动,兼具内部和外部视角(既作为艺术家又作为普通公民),混合着记录和叙事的风格。这些特点,也在付东分析贾樟柯作品的十三篇评论中一一道来,这些影评虽然非常短小(每篇只有2-4页),但又格外犀利。比如说他将《世界》视为不同管道组成的“网状电影”,将《三峡好人》视为基础元件非常强大的“X+1+2+100”电影,将《东》视为“树状分叉”,将《二十四城记》视为“泼在石头上的牛奶痕迹”(即转瞬即逝的民族思想和行动痕迹),将《山河故人》视为“穿越三个不同时代的变速旅行”。

    付东用这些影评构造出贾樟柯电影的“编年史”,从时间线上来说,这确实是贾樟柯的“系列电影”或者“农贸市场宇宙”,由于这些电影历时性地紧扣住中国历史发展的脉搏,付东也将它们称为“长河电影”;但除此之外,付东也将贾樟柯的电影视为一种支流蔓延的“网状电影”,这是一种博尔赫斯式的小径分叉艺术,能够动态地通向另一个故事或无穷无尽的其他故事。按照这种逻辑,“长河电影”和“网状电影”呼应着贾樟柯电影中那精密的结构性要素,也是其符号学的宏观版图。

    正如林旭东曾经说过的那样,贾樟柯是用纯电影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结构化,他是所有中国导演中能够将所有感受不加抵消地升华为电影结构的唯一一位作者。正是在这个敏锐层面,他超越了前代,超越了所有的第六代导演,也超越了同辈的王兵——王兵是贾樟柯之外另一位备受法国影评界认可的导演,但按照付东的说法,王兵的电影展示了中国工业社会的崩塌,却没有展现出与城市新生活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可以说,王兵的电影是“长河电影”,却不是“网状电影”,这是他不如贾樟柯的地方。

    “拍电影是我理解世界现实的唯一方式,甚至是我所拥有的唯一方式。”从1995年的《小山回家》到2020年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早已著作等身,其在电影界的行动事迹和所获殊荣,都证明他已经成长为中国影像最优秀的记录者和阐释者。虽然舆论界仍有很多争议的声音,但我们无法否认,他已经是当代中国乃至华语电影艺术创作的第一人了。

    【虹膜】

  • 《贾樟柯的世界》:时代一直在被推动,但贾樟柯的初心依旧坚守如初!

    作者:张慕甄 发布时间:2021-03-28 13:11:45

    “在中国和世界电影史上,贾樟柯占据了既重要又难以定义的位置。” ——让–米歇尔·付东

    提及贾樟柯,我总会条件反射的想到他的一部电影作品《江湖儿女》,也正是借由这部作品,让我对这位来自“同省”导演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贾樟柯的世界》一书中,不仅介绍了贾樟柯创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著作,更是涵盖多篇第一手访谈资料,让我们从不同层面了解和认识不一样的贾樟柯。(这些内容涉及童年、工作、拍摄及合作者采访)除此以外,更包涵了贾樟柯主要作品的分析与评论,并收录了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的演讲全文。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从访谈入手呈现贾樟柯的人物特点,更从作品入手全面解读了贾樟柯电影美学。

    贾樟柯的世界

    一、走进不一样的属于贾樟柯的世界!

    2020年贾樟柯团队退出了平遥电影展。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对这个消息感到困惑,不懂为什么贾樟柯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刚开始我也不是特别理解。但是在翻阅每一个采访实录以后,我明白了贾导的良苦用心。

    根据相关已公开资料的显示,平遥国际电影展(Pingyao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由导演贾樟柯发起创办,由电影制片人、影评人马可·穆勒担任艺术总监,每年于拥有2700年历史的平遥古城举办,自2017年起已举办四届。而贾樟柯团队的退出其实不是突然的,而是深思熟虑的。

    贾樟柯与父母

    在旁人看来,他带领的团队或许一手操办了整个展,势必会待这个展如孩子一般。但是这并不是贾樟柯的做事态度。作为导演,他清晰的认知到现阶段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一些短板,所以他十分渴求一些新鲜的力量,寻求一些新鲜的血液注入。

    所以,在适当的时间他选择了退出。他相信通过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长为优秀的策展人来弥补市场的空缺,他也希望平遥国际电影展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态度的影展,而非必须要贾樟柯坐镇才得以运维下去的一个影展。

    贾樟柯接受采访

    在贾导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行业资深前辈对后辈的期许,他愿意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愿意让年轻一代去接触去学习去发展去加入不一样的内容。这就是贾樟柯的风范,这就是属于贾樟柯的态度。

    二、《小武》:害怕人消失,又害怕被遗忘

    在贾樟柯的故乡汾阳,他造成了人生中最早的两部作品的拍摄。现在看来,这两部作品的意味仍旧隽永无比。

    在贾樟柯的一字一句间,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小武》这部作品的诞生和他的心境变化。春节回家探亲的贾樟柯却被告知自己从小长大的汾阳县城要被拆除,这意味着这个满怀记忆的出生和长大的小县城的街道都要被摧毁,这个消息真叫人愤慨。他一想到这个所有承载童年记忆的地方都要从地图上被划去就伤心不已。

    拍摄时的记忆

    此外,在这个消息被告知的同时他也通过亲友的言语对话发现了近几年来人们发展过程中导致矛盾愈加被激化的元凶——没钱。钱似乎成了人与人关系的调节器。而同时逐渐衍生出来卡拉ok以及在里面工作的姑娘以爆发状态呈现出来,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歌厅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因为这个变化很多男人很多家庭都受到了影响。

    怀揣着种种离愁别绪和复杂心情,贾樟柯回到北京后就开始创作。一群人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状态下完成了创作,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也让人惊喜不已。

    电影《小武》

    回看整部电影,小武毫无疑问是人群中不起眼的一个,他身上一件不合身的灰色西服,里面一件鸡心领毛衣,看起来灰扑扑脏兮兮的羸弱模样。一张笑脸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脸色漠然,书生外表下他还隐藏着一个见不得光的身份,他自称自己是出色的手艺人,其实就是个人人喊打的小偷。

    就是这样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状态,却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因为当我们跟随贾樟柯的镜头,捕捉人物行走的轨迹,伴随着背景音乐的传来,每一帧画面的衔接会让观众瞬间被抓回到儿时记忆中的年代。这或许就是贾樟柯电影的魔力所在。

    借由《小武》这部作品,贾樟柯准确无误的呈现出了九十年代初期小镇青年的生活样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种种情节。在整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歌颂,也看不到批判,而是真心实意的在记录小镇生活最真实的样貌,我想,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吧。

    电影《小武》

    其实,看着近几年贾樟柯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视野和他的作品已经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格。但是当这部《又见奈良》的出现,忽然对贾樟柯又多了一重不一样的理解,但很遗憾他的一些作品却没能登上大荧幕和大家见面。

    一路走来,他的才情与学识毋庸置疑,但是他的胸襟与气魄却更值得我们钦佩。在他的电影地图,除了山西汾阳、大同,三峡地区,上海,还有湖北宜昌、香港这些地方。他说他喜欢拍这些地方。

    书中插图

    书中插图

    或许你是“贾科长”的影迷;

    或许你因为他的作品和态度对他钦佩;

    或许你对他的感情十分复杂;

    但是无论如何,通过这本书《贾樟柯的世界》,你不仅会对贾樟柯的创作有所了解,还会感受到和我们一样同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他,面对那些“变与不变”时,曾有过的迷茫与坚定。

  • 傻叉文艺青年总想让故事留下来

    作者:清念 发布时间:2023-07-13 10:55:29

    《贾樟柯的世界》完结。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下单了这本书,因为我本身是很少看电影的人,也不是不爱看,而是没有很多能够静下来的时间。

    对于一个很少看电影,也几乎没怎么好好看过贾樟柯的作品的读者而言,去看这本书着实有一些奇怪,但就是这样的奇怪让我进入到了一个我非常迷恋和向往的世界,贾樟柯式的电影世界。

    贾樟柯形容自己是“典型的傻叉文艺青年”,很巧,我也觉得自己是典型的傻叉文艺青年,只不过贾樟柯有才华,而我还什么都没有,我唯一有的,可能就是在读这本书时的诸多关于画面关于艺术关于美学以及关于真实生活本身的那些共鸣。

    贾樟柯的电影是敏感的是勇敢的是细腻的,同时也是最真实的。他因为直面现实和恶而无法光明正大地存在,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天仍然没有亮。

    在读《我的边城,我的国》时,我忧伤又激动。我的故乡我的童年也留给了我非常多美好的记忆,我的父辈们更是拥有着苦难又精彩的人生,然而,鲜有人能为我们记录下来。经历和离开是多么常见,而傻叉文艺青年总希望所有的故事都能留下来。

    我是没有资格谈论电影和贾樟柯的,我只是恰好读到了贾樟柯,而这阅读又恰好燃起了一个被琐碎忙碌的生活绊住的傻叉文艺青年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激情。不说了,我去看《天注定》了。

  • 走近小武

    作者:Lorna 发布时间:2021-03-27 22:21:14

    在国内有个奇怪的现象,都知道贾樟柯是国际知名大导演,文艺的代名词,但细问对他的作品了解有多少,大多只知道被和谐。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官方越禁止什么,越让大众心里产生好奇心想去了解。

    贾樟柯在我心里是一个逆行者。作品被官方否定,辛苦拍出来的电影却不能被他最希望看到的人看到。若干年前看过《小武》,当时那个文件为了躲避审查叫着奇怪的名字,我只看了一半,后半部分至今都找不到了。就是那一半,让我明白他为什么被禁。真实,深刻,在细节中带来震撼。没有多多余的装饰,演员用最最质朴简单的表演传达情绪。内敛,压抑像是在看一出哑剧,每个人都在说话,但说的都不是最想说的话。

    我对贾樟柯的了解仅限于此。这本书又让我离他更近一步。贾樟柯作品的真实深刻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过贫困,他想把投资人的钱花在刀刃上,给观众带来震撼,而不是制作一个快消产品。他在电影学院读书时,看了太多经过粉饰的作品,他觉得观众需要了解到现实,而不是经过美化的大团圆结局。他呈现真实,主旋律之外的一切都是附属。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活化石,比如《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记录了三峡和一个个小城消失的过程。建筑物被推倒了我,曾经生活在那里的人该何去何从,流传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当地风俗又会有怎样的未来。贾樟柯是怀旧的人,他经历了老家汾阳城的拆迁,他深知被拆掉的不仅仅是房子。除了客观存在过的实体,他的作品里被缅怀的还有人的精神状态,文革时期的疯狂,文革后的压抑,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特有的时代烙印,那些我们不愿意承认的历史。

    很羡慕贾樟柯这样的人,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知名大导演。而是即便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不忘初心地单纯为了好作品工作。羡慕他发现美的眼光,羡慕他在汾阳有一大群可以打架的朋友,最羡慕的是他对工作的热情。世界上真正能做到爱自己工作的人太少了。每天都怀揣激情的去发现真实,创造美,即便作品被禁,但创作这个过程的本身已经足够愉悦了。如果说青春的力量在于不满足现实,如今年过半百的他比很多生理上年轻但心理已经如同死水的人青春的多。他为了支持国内优秀电影人的发展,去做广告开讲座,做这些在大家看来是走下神坛的事情。用这些工作换来的钱支持不被主流看好的电影。敢做自己讲真话的精神需要延续下去。

    他的电影我从没在大屏幕上看过,找到完整版本的都不多,看到的都是些破碎的片段。前天看了奥奖热门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片中对政府官员的讽刺和抗争非常激烈,堪称最强左翼宣传片。这样的电影现在在美国可以上映,不知道记录真实的《小武》什么时候才在最应该看到她的观众前放映?

    会到这本书本身。前三分之二是贾樟柯的访谈,很亲近,就像开见面会一样坐在台下听贾樟柯在说话。后面有一些友人的评价,和他电影的评论。看上去作者做的事情只是把素材搜集起来整理了一下。但并不是简单的整理,一看就是出自一位非常了解贾樟柯的人之手。收录的问答和评论勾勒出了贾樟柯荧幕外的世界,二百来页让读者知道了他的理想抱负,生活环境,家庭状况,还有一些电影的创作动机。如果可以拍成一个纪录片,插入些影像资料,效果会更好。

  • 感到周围的一切在沸腾

    作者:路易斯齐 发布时间:2022-01-26 13:29:20

    我几乎看过贾樟柯的所有电影,第一次看《三峡好人》,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家都知道他关注底层小人物和现实题材,不过我更喜欢的是他电影里的社会性和有寸劲的撕裂感,因为日常生活的脉络就是如此展开的。

    本书的作者是让-米歇尔·付东,前《电影手册》主编,他毫无保留地给出了对贾樟柯的极高评价,称其是“活跃着的最伟大的导演”。书的结构是1)访谈形式的贾樟柯自述;2)对贾从1994-2015年的电影分别进行解构;3)贾的文字节选;4)贾的合作者访谈。如果恰巧你也对贾樟柯感兴趣的话,这本书当然值得一看,不过我认为自述部分是最好的。

    提到贾樟柯,我总会想到那个灰扑扑、仿佛与现代化背道而驰的山西,并且我会的为数不多的几句山西话都是在他电影里学的。他和其他导演的气质不同,如果说,有的导演重视剧情,有的导演重视美感和艺术性,那贾樟柯绝对就是以社会命题为重的,资本发展导致了生活节奏的失衡(《世界》)、承载我们记忆的空间被抹去(《三峡好人》)、经济体制的改变导致社会主体被边缘化(《二十四城记》),情感和生活的困难导向底层人民的暴力(《天注定》),我的感觉是真实而荒谬。

    贾樟柯不俯视角色,他不把自己电影里的人物看作“路人甲”,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不妨称作“非当权者”、“非大人物”,他们丝毫不能掌控社会财富,只能忍受这个时代。而我们都活在这种阴影之下,过自己的日子,尽力斗争,找到表达内心的方式。

    “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总是默默承受。电影更重要的是反映现实,尝试理解人的处境。永远不要让人物去干超越他能力或世界观的事。” 他讲,活下去是我所有电影的主题,无论我们在忍受什么,都得活下去。

    毫无疑问贾樟柯是反叛的,是提出问题的,但他并不是迎头抗争的那种反叛,他也在寻找被接纳的出路。因为爆发和冲突是一时的,而他习惯表现一种迟缓的、持续的状态(正如许多经典的长镜头运用)。他就像内地的安东尼奥尼。因为生活永远都会延续下去,我们都有庸庸碌碌的日常,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这就是真实。贾樟柯认为,电影不需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再人为创造戏剧化,因为电影的美在于描写,而非争辩,或者虚构理想世界。

    提到长镜头这种表现形式,贾樟柯认为,我们的回忆也是片段式的、经过大脑剪辑的,几乎等于电影的原理。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如果你想营造出一种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并且客观性对你是最重要的,那长镜头显然更能表现这一点。长镜头不置评论,客观陈述,才能探讨这个世界的未知、模糊、多意、复杂。

    被克制的抒情,会让我们避免滑入滥情的泥潭,对人性的深入理解往往止步于滥情,正如弘一法师所说:“无情才会有智慧”。又如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说,“当代电影有一个标志,就是每部电影中应该有一个空洞”。长镜头表现出的反叙事效率、呈现出的主题方面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有机会超越阶级局限,让电影成为一个个体的自然反应。(更多见《电影,我只略知一二》)

    有一段给我的感触很深,早一点的时候,贾樟柯会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大巴,或者火车站大厅,都变成他观察的场所,用摄像机捕捉陌生人,想象他们的生活。这种体验对我来说很熟悉,也很神圣。所以很多个大雾蒙蒙的天气,彷徨的旅途,看见四周盲目而有尊严的面孔,我都感觉处在他的电影里。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我和他共享了同一个年代的集体记忆。

    可能是粗粝的小镇生活,可能是从底层出发的意识形态,可能是近似的社会批判角度。从街头巷尾的流行金曲,到超现实主义的飞碟,我理解那种灰色的、沉默的、被忽视和淹没的情绪,也为其中暗藏的悲愤的张力而感动。能够走向国际视野,也能在独立性和商业之间尽量平衡,已经很难得。

    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首映会我见过贾樟柯一次,他是一个慢条斯理、温和的、很有文学气质的人,现场的即兴提问,他也能给出有内容的回应。在书里才仔细了解他的经历,原来他从小想当作家,写剧本会敏感到簌簌流泪,然后斥责自己为何如此矫情。文学和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共通的。

    另外,除了本书《贾樟柯的世界》,贾樟柯自己出过两本《贾想》,他的电影笔记。我还在看理想听过他的节目,《电影,我只略知一二》,都可以作为除了观影之外,了解他的更多渠道。

    “因为感受到强大的生命力,几乎无意识地感到周围的一切在沸腾。在我更年轻的时候,我想,也许远处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男孩,很悲伤,在大声喊。难以想象风把他的喊声一直传到我这里,而我在听。所以,我非常喜欢风。”

    期待你有与他相同的感受。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小道理,大人生

    作者:shere 发布时间:2010-11-07 22:13:24

    从没看过刘墉的书,却经常听说他的书好。

    终于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一开始几章,感觉不过如此,非常平淡的生活白话,讲着我都懂的道理。越往后看,越被吸引其中。还是那样平淡的话,还是那样看着浅显的道理,却渐渐从中体悟出另一番心态:平实、豁达、放开、包容……

    这是一本放在身边,什么时候翻开,都不会觉得看不下去的书。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 Stay Positive and on Top of Things.

    作者:Sery 发布时间:2010-08-28 13:37:06

  • 直諫諸多差錯

    作者:beausourire 发布时间:2016-11-20 00:31:30

    關於補漏的痕跡,在1列有限的字欄里擠2排字以補之,出現在:

    第2693頁倒數第4列

    第2694頁第1列和2列

    晨起早歸(“早歸” 應為:“灑掃”?),(漏了:食了洗滌。居當穿臼,縛帚裁盂。鑿井)浚渠,縛落鋤園,斫陌杜埤,地刻大枷。屈竹作把,削治鹿盧,(漏了:出入不得騎馬載車,踑坐大呶,下床振頭,垂鈎刈芻,結葦臘䋆,汲水酪,佐䣯酉莫。)織履作粗,黏雀張鳥,結網捕魚,繳雁彈鳧,(漏了:登山射鹿,入水捕龜。後園縱養,雁鶩百餘,驅逐鴟鳥,持捎牧豬)種姜養芋,長育豚駒。(漏了:糞除常潔,餵食馬牛;鼓四起坐,夜半益芻。)二月春分,(漏了:陂堤杜疆。落桑)披棕,種瓜作瓠,別茄披蔥,焚槎發疇;壟集(漏了:破封,日中早熭。)雞鳴起春(春應為:舂),調治馬驢(這句錯放在下句之後),兼落三重。(漏了:捨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晡)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漏了:築肉霍芋,膾魚炰鱉。烹茶盡具,晡而蓋藏;關門塞竇,餵豬縱犬,勿與鄰里爭鬥。奴但飯豆飲水,不得嗜酒)欲飲美酒,唯得染唇漬口,不得傾盂覆鬥。(漏了:不得晨出夜入,交關伴偶。捨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上到煎主,為府掾求)用錢,推訪惡敗棕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漏了: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犬販鵝。武陽買茶……

    從2693頁 卷五九八 符契券 倒數第7列開始,一直到2694頁 卷五九八 鐵券 契券 第15列結束 不勝枚舉…

    這篇幽默小奇文的厚薄深淺之妙 在此處已不能索解了

  • 从心出发,重新解构文案的魅力

    作者:晶橙索智 发布时间:2022-09-04 14:08:39

    如果问:什么是好的文案?

    答案呼之欲出:能吸引读者的…

    可是,如何吸引读者?

    可能回答要五花八门了。

    读罢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并欣然接受了一个有趣的角度,便是“调情”。

    何为文案人,实则是幕后的“调情师”。玩味文字,于冲突中结构“戏剧”,撩拨读者心绪,挑逗着情感。情绪跌宕起伏间,又赋予文章以娇声百媚,散发着诱惑的魅香,缓缓走进读者们心中,幻化为一股股促发行动的力量…

    这,就是影响力。文案成功与否,不在于是否10万+的数据结果,而在于读者们是否读完并采取进一步行动。所以, 转发、收藏、购买、写下发自内心的感受 ,才是有结果的行为,也是读者愿意继续跟随,与你进入更长期关系的信号。

    所以,文案撰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双向奔赴。

    在奔赴之前,作为操盘手,你可能更先体会到愉悦。因为当写出一个绝妙的标题,你心中会暗爽;写出一篇有价值的软文,你会得到解放;写出了充满感情的宣言,自己会热泪盈眶,会心微笑…

    所以,文案撰写,是一次以价值为导向,以愉悦身心为目的的旅程。

    如果读者对你要写的内容并不是很理解,请一定先降低点难度,放下门槛,让读者可以、愿意跟你一道踏上这一程。也就是要从读者已知内容说起,划出一块共鸣的交集,渗透着,一起向、不熟悉的地方推进,这样就加强了读者的阅读意愿。

    所以,文案撰写,要以人为本,深入挖掘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而又不是干巴巴的讲道理,说教意味着说服,容易让人敬而远之。

    好的文案人,需要讲故事的能力。多听、多读、多积累故事,不断打破心智的认知壁垒,巧妙营造画面感引人入胜;多想、多做、多尝试,让自己拿到更多角色和情感的“第一”体验,成为故事本故,让文字带着顿悟哲思流淌人间。

    好的文案人,需要有对文字驾轻就熟的能力。重点突出,虚实结合,恰当比喻,巧用标点,留白空间,多元刻画等技巧运用,让文章更容易被理解、传播,直抵人心,广受赞誉。

    这就要求,好的文案人,坚持不懈磨炼自身技能水平,规律写作,平衡身心。

    村上春树:做长期工作,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写的时候顺着气势写很多,写不出来就休息,这是无法养成规律性的。

    所以,如果将文案写作作为一项长期主义事业来做,就需要每天找到固定事宜写作的时间,专门雕琢技能。习惯成自然,当时间到了,身心自然进入节律,便可集中心力搞创作,全情投入到这项可能是世界上最“性感”迷人的工作上。

    迷人,调情,魅力,性感…突然让我对文案写作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情愫,心驰神往。

  • 书评|《吕思勉谈读书治学》的第三天:青年人该如何读书和读史?

    作者:堇世 发布时间:2023-07-21 19:07:27

    我们,不仅生活焦虑,连读书这一闲活,都变得焦虑!

    焦虑于看的没别人多!

    焦虑于看的没别人快!

    焦虑于看的没别人深!

    读书,反而成为一种任务,一种负担。

    读书也讲究方法,《吕思勉谈读书治学》能带你找到读书的方法,缓解你的读书焦虑。

    特别是今天要分享的第五、第六章。

    哈喽,我是堇世。

    共读《吕思勉谈读书治学》的第三天,今天阅读的是五、六、七章:作者的学史之路及如何读中国历史。

    本篇读书笔记,我归纳成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享:

    1、我们该怎么读书才有效果?怎么缓解读书焦虑?

    2、普通人该怎么进行历史书籍阅读?有哪些捷径?

    一、我们该如何读书?

    在第五章中通过先辈之口讲述了《曾文正公家书》(曾国藩家书)中一句话:读书如略地,但求其速,勿求其精。点明了我们读书,应不求甚解,不求记得,知其大略即可。不能“要句句看得懂的书,方才能看,肯看,不然就搁起。如此,天下岂复有可读之书?若其所涉博,则看此书不能懂的,看到别一部书,自然会懂。”。

    我们读书以博学,以养性,不是跟别人比多、比快、比深,徐徐图之即可。

    现今多数人读书,有个不好的习惯——只摘抄,甚至只看别人的摘抄,就觉得书已经读完了。

    并非摘抄不好,我也摘抄。但不能只摘抄,需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想法。作者对摘抄的评价是:不该不备,既无特见,亦无体例。聚集抄撮,不过做一次高等的抄胥工作。

    没有自己的感悟想法的摘抄,也无法记住,因为那只是外来知识。

    作者延伸来讲,学在空间,不在纸上。读书是要知宇宙间的现象,就是书上所说的事情;而书上所说的事情,也要把它转化成为眼前所见的事情。书本的记载,和阅历所得,合同而化,才是真的学问。

    二、普通人该如何读史。

    普通人读史,作者认为可以这样按以下的顺序读:

    1、通过读编年体了解历代的治乱兴衰、变迁趋势,把握历史的大概脉络后,就不会怕零碎而觉得茫无头绪了。

    2、编年体:《资治通鉴》《续通鉴》《明纪》《明通鉴》《清朝通史》。除此,还有更适合现代人的,看记录片,如《中国通史》。

    3、后就可以读正史了。但正史太多太杂,非研究人员,除了四史外,其他的可以不读。因为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差不多是后世历史的渊源,成了治史的常识和普通的学问;

    4、要求我们要将史书上所记载的,和生活的阅历见闻相结合,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知识。史学是说明社会之所以然的,即说明现在的社会,为什么成为这个样子。


下载点评

  • 章节完整(537+)
  • 速度慢(976+)
  • 体验好(437+)
  • 不亏(844+)
  • 超值(685+)
  • 藏书馆(3108+)
  • 无漏页(964+)
  • 一星好评(3910+)
  • pdf(648+)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怡: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11-06 04:38:35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权***波: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1-06 04:45:54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宫***凡: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11-06 04:36:55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养***秋: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11-06 04:43:4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曹***雯: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5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1-06 04:41:03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印***文: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1-06 05:21:26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师***怀: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11-06 04:45:4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菱***兰: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11-06 05:34:48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潘***丽: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11-06 04:40:26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最新书籍
相关专题